“山水太行 诗画平顺”采风记(5):虹梯关上看群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10-07 21:41来源:当代人物网“华北影响力” ![]() 8月24日下午,天津书画家一行4人离开实会村,驱车来到位于虹梯关乡的臭水峧村。从国道转入盘旋而上的乡道,这一段山路被称为“太行风情原生态乡愁走廊”。 ![]() ![]() 我们到的臭水峧村和接下来的岩头村都是这个“乡愁走廊”上的高山村落,均属于虹梯关乡。虹梯关乡在平顺县东部,东与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毗连,这里有著名的虹梯关大峡谷。我们此行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大峡谷的壮观景色。 ![]() 远处的楼房是政府为安置臭水峧村村民而建的,村民们已集中搬到楼房里居住。我们一行也住在这里。 ![]() 这个大平台可以环顾四周,是观赏太行山壮美风景的一个天然的观景台。 下面这组照片就是在观景平台上拍摄的不同角度。 ![]() ![]() ![]() ![]() ![]() ![]() ![]() ![]() ![]() ![]() ![]() ![]() ![]() ![]() ![]() ![]() 第二天,我们驱车到相邻的岩头村,这里是观看虹梯关大峡谷的另一个绝佳地。 ![]() ![]() 虹梯关古道就在岩头村。 ![]() 我们沿古道往深处走,一步一景。 ![]() 下面这组照片就是我们在虹梯关古道上看到的峡谷风光。 ![]() ![]() ![]() ![]() ![]() ![]() ![]() ![]() ![]() ![]() ![]() ![]() ![]() ![]() ![]() ![]() ![]() ![]() 远眺虹梯关大峡谷。峡谷两岸悬崖壁立,谷底清泉迸流,四季风景变化分明,气候温和宜人,景物奇妙繁多。沟谷两厢山岭高兀,河谷深幽,溪水长流,古树参天,各类畜兽飞跃。加之历史文物点缀其中,形成了风景优美、气象独特、自然绝妙的虹霓胜景。 ![]() 这张照片的远处就是虹霓村,这是虹梯关大峡谷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古村落,我们接下来就会去这个村子,我也会在下面的文章中把虹霓村的精彩之处呈现给读者。 ![]() ![]() ![]() ![]() 岩头村的老房子。光见房子不见人,估计房主人也是搬到安置楼房居住了。 ![]() ![]() ![]() 岩头村口这株巨大的松树身形优美,树干粗壮,我们就叫它“太行迎客松”。 ![]() 晋豫古道的一段遗迹就在臭山峧村。 ![]() 明清时期,这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古商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路),由山西长治(潞安府)通往河南安阳(漳德府)。 ![]() 晋豫古道开创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古道遗迹八里梯级盘旋山道今尚存。是当年晋豫之客商行旅往来的一条主要通道。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晋豫古道碑记载:“商旅往来几经过此者无不恻然动心,是何可以听其崎岖而不修葺之乎?因于同志之人相商计议,而四方募化,公捐布施……通共捐布施大钱壹佰肆拾壹仟伍佰文。”涉及彰德府(今安阳市)、潞安府(今长治市)、水冶镇(安阳县属)、辛村镇(壶关县属)、黄辗镇(长治市郊区)、平顺县沿途村镇等商号,捐资最多者四千文,少者几百文。据此至少可以看出在清乾隆时期这条古道是彰德府与潞安府之间主要的交通要道。当地年长者仍能回忆起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过往客商和驮队熙熙攘攘,沿途店铺林立的热闹景象。1968年由当地群众新修了一条长12公里绕过虹梯的“挂壁公路”。经虹梯关的晋豫古道只有在臭水峧村东的小梯岭至虹梯关一带可寻。由于长期废弃不用,两米余宽的古道被荒草湮灭,只有当年过往商旅捐资修的山神庙、观音堂、石板上的防滑遗迹依稀可见。(2024年9月13日)
文章分类:
风光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