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商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内容详情

深挖一口井 一一赵玉山画虎作品观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11-07 08:06作者:徐庆举来源:华北影响力

                    文/徐庆举

        在天津书画界,只要提到赵玉山这个名字,人们马上就和"老虎"两个字联系上。这是因为赵玉山不仅属虎,还画虎,一画就是几十年,画出了名声。人们见他,干脆就喊"赵老虎"。

       这样的称谓可以说是对一个画家极高的褒奖,是人们对一个画家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突出成绩的肯定。

       环顾中国画坛,靠单一题材取胜的画家太少太少,而赵玉山深挖"画虎”这口井,这种执着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在近现代国画家中,以画虎出名的画家有好多位。张善孖、慕凌飞、冯大中、李墨等都是画虎高手,也各具特色。名家多,后来者如想画出自己的个性,而且让行家肯定,就非常不容易了。而赵玉山成功地做到了,他的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

  和赵老师接触有十多年了,虽然没有听赵老师系统地讲过他的从艺历程,但从他平时谈艺论画的表达中,我能感受到一个画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进而感受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比如,他说为了画虎,除了不能养虎,只要能观察虎的习性、神情、姿态,他把各种媒介和手段都利用上了。比如,为了用线表现虎的造型,他苦练书法,并从前人那里吸收精华,不停地锤练笔墨和线条。还比如,为了画出属于自己的感受,他不断挖掘虎的精神,不仅画出了虎威猛的一面,还加入了人文精神,使他笔下的虎不仅有神,还有情。

  有人曾经问过赵玉山,几十年画一个题材,不觉得枯燥吗?赵玉山说,中国画博大精深,对画家来说,从艺之路永无止境。我画虎不单单是画虎的外形,如果只注意画形,可能我早就画腻了。对我来说,画虎只是我喜爱中国画并沉浸于中国画创作的一个载体,虽然一直画虎,但每张画、每个阶段,感受都是不同的。几十年来,我从笔墨、线条、意境、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着不断地探索,虽然经过努力,在这几方面都有进步,但离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永远画不腻。

赵玉山,字如凤,号崛工。1950年生。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受聘为(香港)亚洲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原美术研究院美术顾问兼高级画师,石家庄画院特聘画师。

自幼喜欢绘画,研习人物后专攻画虎,案头常以任伯年、张善孖等大师名作为伴,用以神赋形、小写意之法,试图把西化的浑厚、中国画的神韵、中国武术的功架完美的组合,用轻松自然的笔墨去营造一种不拘于法、不牵于物、我自独立的意趣,以期使作品达到率真含蓄的风貌。他的画虎作品广受好评。

赵玉山画虎作品欣赏